信息来源:行业报告 日期:2023-01-31
低代码开发平台通过抽象和最小化手工编码的方式,为开发和部署定制化应用提速。作为最低标准,低代码平台必须具备低代码能力(如模型驱动、可编程的可视化开发方式等),能用于开发包含有用户界面、业务逻辑、工作流和数据服务的完整应用程序。
2014年,Forrester提出了低代码的概念。低代码是一种软件开发技术,衍生于软件开发的高级语言,让使用者通过可视化的方式,以更少的编码,更快速地构建和交付应用软件,全方位降低软件的开发、配置、部署和培训的成本。
一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低代码开发平台通常由4部分构成:
1.可视化设计器:具备可视化定义UI,工作流和数据模型的设计器,且在必要时可以支持手写代码。
2.服务器程序:承载可视化设计器构建的应用,供最终用户通过多终端访问,具体形式如私有化部署的服务程序、运行在云端的容器或服务等。
3.各种后端或服务的连接器:能够自动处理数据结构,存储和检索。有些低代码开发平台将其集成到了可视化设计器中。
4.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器:用于测试、暂存、构建、调试、部署和维护应用程序的自动化工具。
二、低代码的特点:
1.不能仅用于或主要应用构建特定行业的应用,不能仅限于在依赖其他解决方案或平台上运行。
2.需要能提供给IT技术人员使用,不能只给平民开发者使用。
3.全生命周期:覆盖应用和相关资源的开发、版本管理、测试、部署、执行、管制、监控和管理的全生命周期。
4.内建数据存储:内建数据存储机制,不能依赖其他的数据库等存储服务。
5.数据与逻辑设计:支持用来设计数据结构和应用逻辑。
6.完整的界面设计:支持创建完整的应用界面,不能仅支持创建表单或管理界面。
7.第三方集成:支持引入第三方API或事件驱动机制。
8.自动运维:提供自动化的应用升级和版本管理机制。
9.多环境部署:支持针对多环境的一键部署,包括开发环境、测试环境、验证环境和生产环境。
10.社区共享:提供可供访问的应用市场,用来共享组件、模块、连接器和模板。
400-189-1819